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指什么政治制度?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南方有哪些优势吸引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3)材料三认为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有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和清前期在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答案解析

(1)分封制(1分);郡县制(1分);(2)自然条件优越;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1分)。南宋(宋朝、两宋)(1分)。(3)进一步巩固统一(1分);元朝:宣政院(1分);清朝:驻藏大臣(1分)(4)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1分,写对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秦朝认为周朝的分封制造成政权不稳所以改之为郡县制。(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内容的准确识记。东汉末年北方人南迁的原因是,北方军阀混战,南方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逐步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分析材料三的“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开发西部的意义是进一步巩固统一。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驻藏大臣是清政府对西藏管辖设立的机构。(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驻藏大臣是清政府对西藏管辖设立的机构。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由此可见,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