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2)工业化;一五计划。(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这就是工业化;为实现它,党制定了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地开花……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可知,1958年的失误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题意即可,例如,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