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

题目描述

【题目】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战役的辉煌战果?

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会议;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3)、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依据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可知,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依据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的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3)依据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合课本所学,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解放军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以神速动作,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孤立据点,截断敌军难逃和西窜的通路,华北敌军成了“瓮中之鳖”。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北平改名为北京。(4)依据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充分发动了人民群众;解放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支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人民解放军队,由此可知围绕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由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道路要符合国情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