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藤文公下》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材料一是我国什么时期、哪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那部书中?

(2)材料二中的人物主张和学派分别是什么?这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法家在战国末期的集大成者是谁?他反对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春秋时期;孔子;《论语》;(2)实行“仁政”;儒家学派;荀子;(3)韩非;空谈仁义;(4)大力发展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法治建设和民生发展要相结合。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出自《论语》,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故材料一是我国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言论,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论语》中。(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是儒家孟子的言论,他主张实行“仁政”,儒家学派代表还有荀子。(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家在战国末期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反对空谈仁义,主张依法治国。(4)结合所学,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有:弘扬传统文化,兼容并包,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倡导依法治国,加强国家的法治精神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