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4:33:3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中,经常会引用古代典籍中的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中,经常会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引用的诗词中,与“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所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B.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C.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答案解析

C:“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C蕴含的哲理与其相近。A: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道理,A与题意不符。    B: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意思是促成家国兴亡成败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体现了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B与题意不符。D: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讲的是“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