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朝(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宋)朱熹《朱子语类》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藩镇之弊”始于唐朝哪位皇帝? 当时爆发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2)为解决“藩镇之弊”,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老师设计了以下表格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治国方略,请你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目的
治国方略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收“兵”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文臣统兵
________
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收“财”权
设________收地方财赋
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
收“赏罚刑政”权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________分割知州的权力
________
材料二 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3)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解析
(1)唐玄宗。安史之乱。(2)防范将领拥兵,兵权集于君主;转运使;通判;防范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3)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本朝(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藩镇之弊”始于唐朝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期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收“兵”权:集中军权(收兵)设禁军,由皇帝直接统辖,分割兵权;设枢密院,使统兵权,调兵权分离并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兵权;实行更戊法,造成兵将分离,积极影响是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发动兵变;收“财”权:在地方: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收“赏罚刑政”权:派文官任知州,并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削弱地方行政权。防范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3)根据材料二“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材料反映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疆域辽阔,推行行省制度,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管理台湾地区设置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4)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可知,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相关试题
两个排烟窗应设在防烟分区短边外墙面的同一高度
下列对《红楼梦》的理解正确的有()答案?
5199 A. scolded B. won
116、 下列不属于中共八大提出的任务的一项
(单选题)感温包安装的位置,一般在过热度为(
(多选题)处方书写的规则有()
87.对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可以不
材料一:2018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节目《经
9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简答题】 保险公司内部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
液压弯管机顶胎的作用和电动弯管机的()的作用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
彩色摄像机首先可以正确还原黑白图像,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使富者足以
下列项目中,关于“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说法错
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为借款人提供()保证担保。
请问下图电路中二极管D1、D2有什么作用?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