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19:44:4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科学家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编纂《农政全书》。对传统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集中代表了当时我国在农业科学上所达到的成就。

波义耳,英国化学家,主张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物体的本性,因而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观察到的事实。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波义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

材料二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

(1)据材料一中西方两位科学家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当时中西科技发展不同的成因。

(2)比较两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展品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0年中国展品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关于“成因”,中国方面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对传统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并没有实质性创新,属于传统科技。究其“原因”,可结合所学,我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可以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思想文化专制等方面作答;西方方面,由重视实验和理论总结可知属于近代科技,原因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2)比较两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展品,可知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关于“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等角度分析总结。

(1)成因:中国:传统科技,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思想文化专制;西方:近代科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制度建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思想。(2)说眀:现代中国奋力追赶世界发展潮流,在高新科技领域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原因: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环保课题得到重视,国际竞争的加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