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四: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割我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个?结合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3)材料四中陈天华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己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答案解析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被打破的;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内容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2)《马关条约》;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品质:爱国主义、不畏强暴、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通过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被打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割我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据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依据材料四“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可知,此现象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充分说明清政府己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4)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有1894年邓世昌黄海海战、1899年义和团运动等。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如爱国主义、不畏强暴、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