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26:42

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

——摘编自洪映萓《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主张在当时的遭遇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答案解析

(1)思想核心:依据材料一中“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信息可知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依据材料二中“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信息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遭遇及其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所学可知孔子处于春秋时期,仁的思想被冷落,其主要原因是仁的思想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主要原因是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2)进步:依据材料三中“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等信息可从关注国家政治、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具有务实倾向等方面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1)孔子主张“仁”。被冷落。因为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因为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