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3:43:56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81-1983年,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引发美苏关系紧张,西欧公众舆论为此掀起极大争论,和平运动、反核武器运动更为高涨,大规模示威游行不断,形成所谓“中导危机”。1983年,苏联发起强大政治宣传攻势,试图分裂北约,阻止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事实证明,苏联用中程核导弹对西欧进行威胁和恫叮,用宣传攻势离间美欧,用笼络西德SPD等手段,都难以达到使西德中立化的目的。西德国内政治几十年来在防卫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模式,1953年在重新武装问题上、1957年在核分享问题上,保守派都在面对相当多国人反对下,赢得了选举胜利,推行了自己的政策。1983年11月22日,西德国会历经30多次激烈辩论后,做出决议,允许在西德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同时敦促美国继续对苏谈判,再次表明这个模式仍然有效。次日,苏联代表退出了日内瓦中导裁军谈判。美国中程核导弹在西欧尤其是西德实现了部署,中导危机结束了。

——田少颖《冷战末期的核常裁军、西欧一体化进程与英德摩擦的缘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导危机”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在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上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引发美苏关系紧张”“用宣传攻势离间美欧,用笼络西德SPD等手段”“和平运动、反核武器运动更为高涨”,结合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史实分析概括。(2)根据“允许在西德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同时敦促美国继续对苏谈判”得出德国的态度;原因,根据德国二战战败国的地位、二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德国在两极格局下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分析回答。

(1)背景: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苏联经济持续下滑。实行全面战略收缩;西方国家在经济膨胀后,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加快;世界和平运动不断高涨。(2)态度:一是允许美国部署核导弹,二是督促美苏两国谈判。原因:德国二战后没有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对美国存在一定的安全依赖;德国经济实力上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同时缓和美苏矛盾,把美苏争霸给联邦德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