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约)。

年份

649年

705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

1900万

3714万

4531万

5291万

1690万

1576年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读图。

⑴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649-755年唐朝人口呈现怎样的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⑵ 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方面有什么新的发展?(每个方面列举两个)

⑶ 材料三是我国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请问你知道是什么时期引入我国的吗?

答案解析

⑴ 趋势:持续增加。原因: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写出两点即可)⑵ 南宋时期(或宋朝时期)手工业方面: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开始发展;南宋时期,江南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两宋时期,造船业发展起来。商业贸易方面:兴起许多商业城市;打破了坊市界限,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宋朝海外贸易超越前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⑶ 明朝

⑴根据材料一中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显示“649年:1900万人;726年:4141万人;741年:4531万人;760年:1690万人”可以看出,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人口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发展的基础,武则天时期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鼎盛。总之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写出两点即可)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或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其表现是:手工业方面: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开始发展;南宋时期,江南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两宋时期,造船业发展起来。商业贸易方面:兴起许多商业城市;打破了坊市界限,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宋朝海外贸易超越前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