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王阳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和

题目描述

【题目】王阳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与秦国崛起的关系。

材料三 

代表人物

观点主张

所属学派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墨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韩非子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治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

 

 

(3)结合材料与所学,将上表补充完整。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答案解析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重视农业生产,秦国实力增强或秦国发展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3)道家;儒家;墨家;法家(4)阶段特征: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1)根据材料一“春秋铁农具”“战国铁农具”“战国时牛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据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商君”改革的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重视农业生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或秦国发展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3)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已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4)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方面,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后期战争越发激烈、残酷,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兼并;政治方面,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国通过改革变法,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宣传个人思想,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