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9:28:03

清代画家郑板桥把竹子画得清新隽秀、独具一格。历经40载春秋。

题目描述

【题目】清代画家郑板桥把竹子画得清新隽秀、独具一格。历经40载春秋。郑板桥“日间挥写夜间思”,在熟谙各类竹子的独特风姿之后,不惜“冗繁削尽留清瘦”,逐步达到了画筋、画骨画精神的境界。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他将画竹的真谛总结为“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绘画过程说明

①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

②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④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删繁就简,保留画的筋骨,要不断加以练习,这没体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③排除;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④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材料中,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他才能“画到生时是熟时”,这说明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故①正确;材料中“冗繁削尽留清瘦”的意思是要画好竹子,只有削去那些繁杂的枝叶,才能表现出竹子清瘦的风骨,这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故②正确。故选A。 量 变质 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