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著名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著名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6300万缗-6800万缗
军费
约4800万缗
官俸
约1200万缗
皇室
约720万缗
祭祀
约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
材料二神宗下令从皇宫内库中拨出500万贯钱和300万石米作为周转经费,并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还规定要尽量了解京师的库存及所需物资情况,并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并可通过“变易蓄买”的办法,使“利权归之公上”。
——叶坦《大变法》
材料三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辩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由此王安石提出了怎样的理财观?
(2)材料二反映的变法措施是什么?有何益处?
(3)材料三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答案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北宋中期年财政收入是“6300—6800万缗”,但支出却高达7000多万缗,据此可以分析归纳出北宋的财政状况;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提出的额理财观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等信息对比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判断应该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的解答可以从对市场、对国家财政两方面分析。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可依据“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特急于见功”“知有利而不知有害”“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等信息分析;再者结合变法内容可得出作者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变法手段简单粗暴。
(1)财政状况:入不敷出。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2)措施:均输法。益处:打击不法商人,利于调整供求关系,稳定物价;节省政府开支,增加财政收入。(3)长处: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才华和勇气超人。因素: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变法手段简单粗暴;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
相关试题
[多选] 治寒湿中阻,常以苍术配最新答案
(多选题)个人消费贷款有关提前还款的利息计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疫源地消灭的条件的是()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委员
2016年某校举办了课堂历史剧表演大赛,其中
【填空题】 公文正义的开头方式有许多种,常见
( )涉及同一企业中占据相同职位的人所获薪酬
计算债券必要回报率所涉及的因素有( )。Ⅰ.
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项目的是()。
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
对行车有关人员,应进行日常安全生产知识和劳动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由()提出
办理传递文件根据法定的职责权利规定,进行()
配送路线的选择应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优化的
关于骨结核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 )等应符合有关
、阿维菌素是杀菌剂()
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是
财经新闻播报的总体要求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