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0:00:43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

题目描述

【题目】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其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依据冷战背景从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回答。(2)依据所学从冷战政治、经济和军事表现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导致国家分裂、局部热战以及核危机等回答。(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想称霸世界;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1)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2)行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3)标志:苏联解体。说明:造成一些国家的分裂,如德国、朝鲜等;爆发了地区性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导致了核危机,如古巴导弹危机。(4)原因:国家利益(试图构建“单极世界”;称霸世界)。 环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