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1:15:02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

题目描述

【题目】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带来的危害。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1)根据“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可得出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根据“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得出洋员鼓动投降;根据“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得出主帅指挥不力。危害可根据材料“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中国乃不国矣”并结合所学回答甲午战败的影响即可。(2)“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指的是甲午战争一方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对国人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刺激,使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推动救亡运动的开展。因此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在民族意识觉醒、救亡运动方面的内容回答。

(1)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2)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