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18:27:32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世界格局?为此提出何种外交方针?在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新的入民民主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出了怎样的战略调整?有何表现?对中国有何影响?

(3)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着怎样的剧变?主要原因是什么?

(4)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

(1)关于背景: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情况归纳如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发生对立和激烈斗争,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包围、封锁。关于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关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关于调整: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归纳如下:由敌对向缓和发展。关于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结合当时的外交情况归纳如下: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开创了外交新局面。(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改革的失败,加上苏联、东欧经济发展普遍缓慢,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据此归纳如下:剧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有:经济发展落后,苏联改革的失败。(4)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示例如下: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的重要一员,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

(1)背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发生对立和激烈斗争,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包围、封锁。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调整:由敌对向缓和发展。表现: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开创了外交新局面。(3)剧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经济发展落后,苏联改革的失败。(4)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是重要一员,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