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两项主要成果。

材料二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的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这场军事政变”最终结果如何?此结果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这场战争有何转折性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3)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4)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1)依据材料信息“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创办;1926年7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的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使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4)开放性题目,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