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6:25:15

我国民族自治地区GDP的发展变化(单位:亿元)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民族自治地区GDP的发展变化(单位:亿元)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29678.08元,民族自治地区人均GDP约2万元。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国实行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认真观察图表的标题,表格内容和标注,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差距。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1952年到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GDP的增长,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标注看,近年来,少数民族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民族自治区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区域间、民族间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2)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及其意义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设问的角度看,属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角度,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意义从少数民族享有政治权利,巩固民族关系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图表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分)但民族自治区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区域间、民族间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1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3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