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

题目描述

【题目】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几副对联

对联一: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二: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三: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四: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五: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大改造何时完成的?

(2)对联二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什么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春联中的现象?这一政策最早出现在哪一地区?

(3)对联三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4)对联四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对台方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5)对联六中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来的?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请任意列举其中的两点成就。

(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解析

(1)1956年(1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3)民族区域自治(1分)(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5)周恩来(1分),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任意列举两点即可,2分)(6)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知识,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本题考查的是对内改革的知识,通过对材料二中春联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之所以出现1980年张贴的春联的情况,是因为1978年,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团结的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知识,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那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达成了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5)本题考察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6)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订了符合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