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民的抗争史

题目描述

【题目】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主题名称?

(2)任选一位照片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答案解析

(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或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4分)(2)分三等级评分。1、表达形式新颖,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全面、准确,语言清晰流畅,想象合理,给6分。2、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够详尽、准确,语言清晰流畅,想象合理,给3-4分.3、不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准确,语言不清晰流畅,给0――2分(3)中华民族英雄无用武之辈出;面对外敌入侵,应坚决反抗;落后就要挨打。(2分)

(1)依据图片可知,三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近代史上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与日军展开大战最后英勇牺牲的邓世昌,他们都是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这些都属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2)林则徐的故事:道光八年,也就是1828年,时任江陵布政使的林则徐因父亲去世,回到福州守孝。当他得知西湖被侵占,影响了福州的农田灌溉,毅然站了出来。征得了当时的闽浙总督孙尔准和福建巡抚韩克均的同意,林则徐撰写了《清厘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为了长期维护湖址,杜绝日后再被人侵占,林则徐在西湖湖边砌筑了1236丈的石驳岸。时光流逝,虽然现存的石驳岸早已不是林公当时修建的石岸,但在它们的保护下,西湖至今还维持着林公当年疏浚后的面积。林则徐在疏浚西湖之后,将李纲祠移建到了西湖边,并题写了一对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这对楹不仅反映了林则徐当时的心境,也是林则徐一生为官的真实写照。(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所以我们面对外敌入侵,应坚决反抗;落后就要挨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