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7:09:46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4)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解析

(1)《唐律疏议》把“谋反”(谓谋危社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谋叛”(谓谋背国从伪)等定位“十恶”之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可见,中国封建时代法律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进行经济立法,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规定。实行“海禁”,禁止人民出海与外国互市。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但“海禁”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3)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可以依据材料三进行归纳: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内容广泛;工商界代表对立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4)材料的时间是1978年“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吸取“文革”的教训,“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综合材料分析法制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3)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