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进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进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多处挂满衣服的“友善之墙”, 旁边写着“如果你需要,带走它”。在这面墙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衣服取走。一面友善之墙,温暖了一座城。

材料二: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对“友善之墙”行为进行评价。

(2)你在学校、社会参加了哪些微公益活动,请列举两例。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3)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案解析

(1)①这种行为是亲社会行为。②它具有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特点。(2)①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②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感受:感到很快乐,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友善之墙”行为有助于他人和社会,是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具有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特点。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例举在学校、社会参加的微公益活动。依据生活实际来回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等。感受属于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我感到了快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本题考查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依据教材知识,从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等方面来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