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通过实施哪一诏令解决了这一问题的?

(3)想一想,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请举两例说明。

答案解析

(1)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来管理国家。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抗中央)。颁布推行“推恩令”。 (3)建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

(1)据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及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来管理国家。秦朝时期,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和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据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是通过颁布推行“推恩令”解决了这一问题的。面对梁王等诸侯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还采取其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如: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文化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统治。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