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对建国初期的国家情况进行的描述

材料二:

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的发言

材料四:1978-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说说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哪一经济发展计划?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示意图中乙段到丙段发生变化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4)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四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探索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第一个五年计划(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4)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或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因地制宜,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根据所学可知,为改变这一情况,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乙段到丙段农业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造成三年经济困难。(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可知,这就是1953年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可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表格可知,数据上升,说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收入不断提高,这是因为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三、四可知,这些探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因地制宜,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