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

重大战役

影响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材料三: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国 民 党

共 产 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2)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对应的三大战役名称及历史意义?(3)结合材料三,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不利条件是什么?(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分析,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

答案解析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或“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亦可)。(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不利条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共产党处于绝对劣势。(4)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正是指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余,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共歼敌55万余人。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结合材料三“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不利条件是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共产党处于绝对劣势。(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可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了胜利。故答案为:(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或“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亦可)(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不利条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共产党处于绝对劣势。(4)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