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读材料答问题。

主题一  近代化之梦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示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示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图示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

②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文化上的近代化。                           (    )

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④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                                             (    ) 

主题二  民族复兴之梦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奋斗目标,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请举出其典型代表。

主题三 中国梦

材料三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

(3)材料三提及“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请任举两例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的探索?

(4)材料三提及“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那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材料三提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案解析

(1)①(√);②( × );③(  ○ );④( √ )。(2)任务:发展生产力。(2分)奋斗目标: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典型表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任答2点)(4)国有企业的改革。(5)1982年党的“十二”大。

(1)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是正确的,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近代化的开端。②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文化上的近代化。这是不正确的,开启了中国文化上的近代化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个材料表格中没有体现,五四运动不是近代化的探索的内容。④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这个是正确的,准确的描述了近代化的探索的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二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和“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的内容可知,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奋斗目标,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其典型代表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提及“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的探索的典型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提及“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提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的,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