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3:23:51

厦门是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厦门是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厦门逐渐发展为福建东南沿海的重镇。1843年,厦门正式开埠,被迫成为对外开放口岸。

    ——摘编自张继海钟坚《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厦门正式开埠所依据的条约。

材料二:华侨领袖陈嘉庚是厦门的骄傲。1938年,他公开发布“在敌寇未退出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三十字手书。从1937年到1941年,组织南洋华侨共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日力量。

    ——摘编自游江刘倩《丹山碧水归去来》

(2)“三十字手书”表明了陈嘉庚怎样的立场?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如图

(3) 1980年,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据材料一、三,列举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1843年,厦门正式开埠,被迫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42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所以厦门正式开埠所依据的条约是《南京条约》。(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十字手书”的内容可知,表明了陈嘉庚坚持抗日,反对妥协投降的立场;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是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3)根据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厦门逐渐发展为福建东南沿海的重镇。1843年,厦门正式开埠,被迫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和材料三的图片内容可知,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厦门开埠早,与外国交往密切,厦门地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言之有理即可。

(1)《南京条约》。(2)坚持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华侨的大力支持。(3)厦门开埠早,与外国交往密切,厦门地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