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从军机处分出部分人员组建了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官制仿照军机处。自成立以来,改革呼声不断,尤其是粤督陶模在1901年提出政府要设十部,外务部位居第二;袁世凯也号召政府将礼仪性外交活动制度化。清末“新政”时期,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设立外务部,作为中国第一个常设的近代性质的外交机构,且“班列六部之前”。外务部参考西方外交体制,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并对职员选用、工作、晋升做了专业规划和规范。改革之后,官员大部分“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外务部完成了外交礼仪的近代化、制度化,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
——摘编自李书纬《晚清外交七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特点和积极意义。
答案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粤督陶模在1901年提出政府要设十部,外务部位居第二;袁世凯也号召政府将礼仪性外交活动制度化”“在列强的压力下”“外务部参考西方外交体制”进行概括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可从原因、过程、内容等方面提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改革之后,官员大部分‘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可得出与国际接轨,维护国家利益;“外务部完成了外交礼仪的近代化、制度化,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可得出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结合所学可得出顺应了世界潮流。
(1)半殖民地的程度加深;洋务运动等因素使对外交往的需要增加;社会和政府部分高官的推动;西方外交工作的影响。(2)特点:渐进性;受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内容比较全面。意义:顺应了社会需要和历史潮流;有利于外交工作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并尽可能维护国家利益。
相关试题
693 What mistake made
(单选题)08奥运会男足的首场比赛将于何地开
(判断题)具体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
(配伍题)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
(单选题)女,25岁,乏力,皮肤色素沉着3年
识图,回答间题。
2016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学习了“民主的足音”,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回望那些照亮中国自主创新的光荣与梦想
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
243. 《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规定
建国后的三反运动和整风运动的相同点是
夜床服务时,客人用过的巾类( )
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哪些方面的照
重复肾是指以下哪一种异常情况()
竟陵派的得失。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
接收机灵敏度是指在R参考点上达到规定的误比特
不能进行中英文切换的操作是()
对于计算机病毒入侵的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