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40:37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封建的学者把他看作‘

题目描述

【题目】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封建的学者把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吕诲:(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褰慢上,荫贼害物,众所共知……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是人也。

——摘自吕诲弹劾王安石的奏章《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措施。王安石认为这些措施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吕诲弹劾王安石的主要理由,对其观点你如何认识?

(3)材料三中的“美意”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推崇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答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五曰市易”即可得出“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的结论;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即可得出“缓解民众负担、促进商品流通、增加政府收入”的结论。(2)第一小问“理由”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即可得出“品行不端”的结论;第二小问“认识”可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判断。(3)第一小问“美意”可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促进维新变法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1)措施: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作用:缓解民众负担;促进商品流通;增加政府收入。(2)理由:品行不端。认识:这种评价不够客观公正。(3)“美意”:富国强兵。原因: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