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的觉醒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的觉醒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联军的行动,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括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条约,使清政府丧失多项主权。

材料二: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的不知多少倍。

材料三: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不管党派、阶级、阶层、团体、个体,都共同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共两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正是这种觉醒的表现。

(1)材料一中的“联军的行动”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车上书”有何影响?“五四运动”最早开始于哪个城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2)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北京;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4)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思想观念进步。(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依据材料一中“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括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条约,使清政府丧失多项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联军的行动”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它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5月4 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7年7 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发表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有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思想观念进步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