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世纪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1929年以后“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柱着拐枝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请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柱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三  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3)材料三里斯大林的“创造”有何特点?这种“创造”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罗斯福“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这种“医治”有何特点?

(5)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解析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商品、货币、市场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新宪法(4)调整工业(或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国家干预经济(5)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

(1)依据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咱是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仍然矛盾重重,由美国倡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来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年以后“充满了忧虑和失望”主要是因为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德国纳粹党执掌国家大权。(2)依据材料“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死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等内容,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商品、货币、市场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突破。(3)依据材料三“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的“创造”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苏联模式的形成。(4)依据材料“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中心措施指的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医治”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呈现的特点有: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大危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