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7:56:16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家国情怀]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1)材料体现孙中山先生的什么思想主张? 材料中“至完美的国家”是怎样的国家? 

[历史解释]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时空观念]

材料三  下图

(3)上图所示事件东慑南京,南扼武汉,该事件有何意义?写出该事件的其中一位领导人

[史料实证]

材料四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围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时代》记者虽然为美国没有能够“力挽狂澜”感到遗憾,但还是对……前景做出了客观的预测:“它会为联合国带来新的能量,每个人都会发现新的改变。”记者干脆直接引用周恩来的话说:“就像周恩来所反复强调的那样:一两个大国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的时代将要结束了。”

(4)材料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唯物史观]

材料五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金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杜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在博蟄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材料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可知体现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因此材料中“至完美的国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根据材料二“……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的变化是从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根据图示事件的关键词“东慑南京,南扼武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辐射中原,战略位置重要。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慑南京,南扼武汉”的事件是刘邓(刘伯承或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4)根据材料四“1971年……它会为联合国带来新的能量,每个人都会发现新的改变。”可知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来了”指的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根据材料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变化:从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伯承或邓小平  (4)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