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8:53:45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其

题目描述

【题目】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其实,历史上,历代政府也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利篇)

材料一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结合所学,指出都江堰建成后什么地方成为“天府之国”?

(政策篇)

材料二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大量荒地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面对材料二所述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交流篇)

材料三  丝绸之路路线图

(3)沿着这条路线,一些外来物品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那么,为这条路线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技术篇)

材料四 观察图1和图2

 

(4)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显示的生产工具分别是什么?

(环境篇)

材料五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5)根据材料五,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中可汲取哪些经验?

答案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2)由材料“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土地使用制形式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丝绸之路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4)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耕地的农具。图2反映的是插秧工具秧马。(5)根据“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可归纳出北方战乱;根据“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可归纳出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根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可归纳出人口南迁等。(6)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社会安定;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恰当的政策引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等。

(1)成都平原(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张骞(4)曲辕犁   秧马(5)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南迁等(6)维护社会安定;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恰当的政策引导;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等(言之有理,答出两条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