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7:01:28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人民信赖克里斯提尼是有原因的。这时正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化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参加到政府来。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一,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材料二中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答案解析

试题(1)本问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问以“官员籍贯回避制度”作为切入点,涉及到三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重点围绕“西周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度”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要紧扣材料一信息,把握到“制度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维度即可。关于第三小问,围绕“带来的积极作用”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本问考查的是古代希腊雅典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的民主政治概况,旨在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归纳、概括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异、同”要求,避免只回答一个方面。关于“异”,即不同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到“前者服务于民主政治;后者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即可。关于“同”,即相同点,把握到“都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即可。

(1)原因:西周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度的实行,使各级贵族世袭享有其封地和职务。趋势:制度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作用:避免官员结党营私,对整顿吏治、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强化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2)相同:都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不同:前者是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建立,后者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