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面对“铁厂事宜头绪甚繁”,郑观应“择其紧要者”加以规划,拟次第筹办。这个拟次第筹备的事宜有三个文件版本:《铁厂筹备事宜十八条》《筹办铁厂四十八条事宜》《铁厂次第筹办张本六十条》。从十八条到四十八条到六十条,内容不断扩充完善,既体现出汉阳铁厂面临的问题复杂,亦体现出郑观应的投入与思考深入。

——摘编自郭莹、陈错《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一,说说郑观应治理汉阳铁厂的主要特点。这一时期还涌现了哪些民用企业?(一例即可)

材料二  甲午战败以及胶州湾危机以后,康有为提出中国面临的是“四千年之变局”。这个变局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从“一统之世”进入“诸国竞长之世,…因为一统和竞长这两个时代在治国方略上完全相反,所以当时的中国必须彻底改制。又因为西方列强进入竞长之世的时间比较早,所以采用西法是改制的捷径。

——摘编自叶斌《戊戌变法与“维新”名号》

(2)根据材料二,说说康有为认为“当时的中国必须彻底改制”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他提出的“彻底改制”具体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还可以参照哪些主要事件?

答案解析

(1)注重深入实际;注重制度建设。(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3)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的“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从十八条到四十八条到六十条,内容不断扩充完善,既体现出汉阳铁厂面临的问题复杂,亦体现出郑观应的投入与思考深入。”可知郑观应治理汉阳铁厂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深入实际;注重制度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这一时期创办的还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2)根据材料二的“甲午战败以及胶州湾危机以后,康有为提出中国面临的是‘四千年之变局’”可知康有为认为“当时的中国必须彻底改制”的主要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二的“又因为西方列强进入竞长之世的时间比较早,所以采用西法是改制的捷径”表明康有为提出的“彻底改制”具体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3)材料一涉及洋务运动,材料二涉及戊戌变法,如果想更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还可以参照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