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6:28:18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2月15日,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学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种重要形式?它有何重要地位?

(2)修改宪法为什么要向各界人士征集意见?

(3)材料二表明我国实行哪项政治制度?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除该制度外,还有哪些制度保障?

(4)修改宪法表明我国坚持哪项治国方略?全面推进该方略的目标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答此问,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从“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等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这则材料体现的是协商民主。根据所学知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修改宪法向各界人士征求意见,说明我国的立法过程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科学立法的知识进行说明。(3)解答此问,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从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一句中可以看出,这则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修改宪法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或者为了实现科学立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