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请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奋起作战。其后弹药用尽,他下令加速猛撞日舰“吉野号”,最后与全舰士兵壮烈殉国。

材料二: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图三:获得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材料三: 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材料四:中央诸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邃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而个人实未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

——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何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所叙述内容的历史事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能反映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目的的口号。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5)上述四则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或群体都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答案解析

(1)邓世昌(2)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一二•九运动;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5)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根据材料一“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奋起作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指的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邓世昌。(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根据材料三“1935年12月9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内容是一二•九运动;最能反映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目的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5)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