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6世纪英国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

题目描述

【题目】16世纪英国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反映了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庄园经济的衰落

C. 手工工场的发展 D. 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答案解析

C

根据题干信息“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由此判断可知,工场规模大,雇佣的工人多,集中生产;工人实行很细的分工,有织工、捡毛工、染呢工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6世纪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