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党的工作重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

题目描述

【题目】党的工作重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显然志在城市;即使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也是在“第三次攻打长沙”的口号中举起暴动旗帜的。……于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是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材料二事件使中国的革命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这次事件具有什么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变化产生的共同特点。

答案解析

(1)变化:由城市转向农村。原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或回答“由瑞金转移到延安”亦可)。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特点:中国共产善于吸取经验教训,能及时纠正自身错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方针政策。

(1)结合设问看材料可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爆发地在城市,秋收起义后攻打城市,可见这时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而在城市起义和攻打城市失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由此可知第一小问的答案为从城市转向农村。第二小问为分析原因,依据材料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是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从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以及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使中国的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出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即可。(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需要从结合前面的材料和设问总结答案,比如从中国共产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方针政策等回答。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