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政治主张或口号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①       

②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③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答案解析

(1)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民主”“科学”(2)ACD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政治主张,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失败后,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他们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和为主张,领导了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两次运动失败后,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家在上海的张山1845出生,20岁时是1865年,当时洋务运动正在进行,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是有可能的,A符合题意;40岁时是1885年,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1885年不可能看到“公车上书”的消息,B不符合题意;67岁时是1912年,那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C符合题意;70岁时是1915年,那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兴起,《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C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