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政治主张或口号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①
②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③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答案解析
(1)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民主”“科学”(2)ACD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政治主张,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失败后,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他们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和为主张,领导了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两次运动失败后,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家在上海的张山1845出生,20岁时是1865年,当时洋务运动正在进行,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是有可能的,A符合题意;40岁时是1885年,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1885年不可能看到“公车上书”的消息,B不符合题意;67岁时是1912年,那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C符合题意;70岁时是1915年,那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兴起,《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CD。
相关试题
2600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
【单选题】 DNS 系统是一个【】数据库(技
【单选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
9439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描写的是哪一种自然
(单选题)用以监视和控制排气的压力高压继电器
①展望未来,第四次科技革命同样面临着诸多社会
仙人掌这种无叶有节、长着刺的“常青植物”、“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所
8.数据结构里,下列选项中是定义结构体类型的
述一下美国葡萄酒.
在“或薄古法为疏,盍思之”中,“盍”之义为(
某发电厂,处Ⅳ级污染区,220kV升压站,G
下面哪个不是佛教的教义()
炼钢炉外精炼包括()要素。
BIM具有( )特点。
学组织施工的方法是()。
按照既定计划和其他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
<2>、下列各项关于A公司对持有的各项投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