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9:22:15

法者,治之端也。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

题目描述

【题目】法者,治之端也。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法治的力量汇聚成“洪荒之力”,标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高度。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加入其中。

(赏析法治名言)

◆第一小组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报刊等途径,搜集法治名言俗语。

序号

名言俗语

基本要求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俗语

 

法立,有犯而必施。——唐·王勃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明·张居正

 

 

(1)上表各名言俗语直接体现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哪一方面?

(感受法治力量)

◆第二小组组织观看了微视频《法治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足音回响耳边。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

——习近平

(2)总书记这句话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坚持与法同行)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为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法制意识,教育部决定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第三小组以“明德尚法”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

(3)请围绕征文主题写出你的认识和行动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认识深刻,行动明确,富有逻辑性;

②恰当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的有关知识;

③内容简洁,要点式陈述,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体现的是有法可依;法立,有犯而必施体现的是违法必究;法立,有犯而必施体现的是有法必依;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体现的是执法必严。(2)本问考查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和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本问考查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公民应该怎么做,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从知法守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1)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2)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是人民;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①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②认真学法,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③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