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理解阐释。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理解阐释。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分别写出材料中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一个在秦国用法家思想进行变法的政治家他的变革产生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

(1)局面:百家争鸣。儒家创始人:孔子;墨家创始人:墨子。(2)政治家:商鞅。作用: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考生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由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秦国用法家思想进行变法的政治家有商鞅,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