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留学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留学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开中国近代留学之先河的是容闳、黄胜、黄宽。虽然他们赴美留学纯属偶然,但揭开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序幕。尤其是容闳,成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首倡人和奠基人。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加深,怎样挽救垂危的祖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容闳的教育计划“借西方文明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正是反映了这些改良派们学习西方科技发展中国实业,改良中国政治的愿望。于是,容闳选派优秀青年留学的主张与具有洋务思想的曾国藩“求强”的意愿一拍即合。终于,1872年,首批30名幼童在监督陈兰彬的率领下赴美留学。此后清政府又陆续派出三批幼童。这些幼童在美国学习很快取得成效。他们在读完预科后进入美国大学,所选专业大都是自然科学和应用学科,有电学、医学、采矿、五金、土木工程、铁路建筑等,而且成绩大多不凡。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较之男子留学,起点低,开始晚,人数少,且道路曲折。它是中国妇女走出深闺,走向解放,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最早出国留学的中国女性是1870年前后浙江鄞县一位名叫金雅妹的6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求学,后又赴美学医,1885年毕业于纽约女子医科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毕业于外国大学的女子。……甲午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展开,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开女禁、兴女学和强种保国联系起来,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主张男女平权,女子学校渐次在中国大地兴起。……晚清之际,女子留学专业以师范家政、工艺为主,直到“五四”以后,女子留学教育开始突破贤妻良母局限。……纵观近代女子留学,妇女们在留学实践中促进了民主思想在女界的传播,并推动了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中国派遣留学生铺平了道路。1950年至1953年,采取“严格选拔,宁少勿滥”的方针,共派遣1708名留学生。1954年至1956年,采取“严格审查,争取多派”和“以理工科为重点兼顾全面需要”的方针,共派遣5853名留学生,其中研究生1213名、大学生4640名。另有进修教师135名、实习生6802名。这期间,国家先后对留苏学生的专业进行过三次调整,从学习社会科学、理科和一般工科的学生中抽调一部分,改学工业和国防工程所需的重点专业和尖端学科。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百年潮》2008年第11期)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赴美留学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女子留学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苏联的背景。
答案解析
(1)由材料“清政府又陆续派出三批幼童”,可得出政府组织;由材料“首批30名幼童”,可得出规模小;由材料“幼童”,可得出学生年龄小;由材料“大都是自然科学和应用学科”“成绩大多不凡”,可见自然科学为主,取得一定效果。(2)由材料“主张男女平权”“促进了民主思想在女界的传播,并推动了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归纳近代中国女子留学的影响。(3)由材料“1950年至1953年”“改学工业和国防工程所需的重点专业和尖端学科”,可以从当时的国际形势、一五计划的需要、外交方针和政治需要等方面归纳。
(1)政府组织;规模小;学生年龄;自然学科为主,取得一定效果。(2)促进了民主思想在女界的传播,并推动了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3)两极格局对峙;一边倒外交政策;《中苏友姸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
相关试题
渔业生产可分成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
【多选题】 列车运行图应根据【】等因素确定列
英国现代福利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06年。
人工智能是科学交叉的结果,它由不同领域多学科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当两个运动镜头在运动方向相同、运动速度基本一
314. 计算机病毒()。 [单选题] *
(单选题)三字经的派别是()。
某投资者购买了10000元的投资理财产品,期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6000万股,
主管机关收到考评机构提交的考评结论后,应对企
某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遇到下列哪些情况时,值班轮机员应立即通知轮机
下述为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
某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高H=10
述水箱爆裂或漏水较大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用空气吹净脱硫的设备或管线时,要密切注意硫化
常见的思维定势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