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识图辨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识图辨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在唐朝的对外交流中高僧作出重大贡献.请问图一、图二两位高僧分别推动了唐朝和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

(2)图三反映的事件被誉为世界航海史的壮举,请问它发生在哪个朝代?此次远航的目的是什么?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郑和远航提供技术?

(3)以史为鉴,可以明智。图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请判断这是什么政策?并简述其影响?

(4)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你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些什么?

 

答案解析

(1)天竺或印度;日本(2)明朝;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指南针。(3)闭关锁国。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朝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闭关锁国使国家衰落,对外开放,合作交流使国家繁荣昌盛(开放性试题,接近即可得分)

(1)依据材料,图一反映的是鉴真东渡、图二反映的是玄奘西游。前者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后者西行天竺学习佛法,携带大量的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2)图三反映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为郑和远航提供技术支持。(3)图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这是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和贸易。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可知开放有利于对外交流与国家发展,封闭不利于对外交流与国家发展。由此得出闭关锁国使国家衰落,对外开放,合作交流使国家繁荣昌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