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证
2025-03-18 07:26:43

试述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

题目描述

  试述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

答案解析

  答: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也可称为企业资产经营形式。就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营方式就是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对这种国有国营的单一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

  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第一部基本大法,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地位,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企业行为、规范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推动企业进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它根据《企业法》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按照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对《企业法》的一些原则规定作了具体表述和延伸,这是具体实施《企业法》的重要步骤,是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具体规定了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即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金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特别是对一些阻碍企业改革、不利于企业走向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现行不合理规定,作了突破性的修改,强化了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强调了政府要依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为企业提供服务。

  伴随《条例》赋予企业的14项经营自主权逐步落实,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许多企业由于扩大了经营权,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目前,企业经营方式改革仍在继续发展和探索之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