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0:25:15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注:本表数字见《伟大的十年》)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期的的一张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土地改革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数据,指出在1953—1957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是什么?该时期建成的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名字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措施。材料中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通过这种赎买的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3)依据材料三数据可知,在1953—1957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是重工业。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这一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4)依据材料四“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可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措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知,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新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重工业;武汉长江大桥;(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5)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新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