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02:0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

题目描述

【题目】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后人修改和润色孔子的教诲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全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由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孔子主张等级秩序;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知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由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全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可知是董仲舒的观点;董仲舒神化了军权,认为臣子只能服从君主。(3)综合材料可知西汉时儒学成为独尊地位。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其变化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3)变化: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