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要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摘编自“王小五一松鼠财智”的微博

材料三  汉宣帝的时候,就曾经非常高兴地说,汉家有制度,霸王道杂之。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这已经不是孔子提倡的那种思想了。但朝廷不管那个,只要强调为巩固统治,为政权服务就行。

——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

(1)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行政制度?这行政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三个相关史实。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推行“王道”的?他的这一做法目的何在?

(4)综上所述,三则材料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国家大一统?这些做法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

(1)郡县制;打破了地方管理中央的血缘宗族传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新型国家体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秦朝: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汉朝:汉武帝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根据所学可知:(1)结合材料一“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要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这一行政制度的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地方管理中的血缘宗族传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新型国家体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秦统一后,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汉武帝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这些都是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史实。(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推行“王道”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使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他的这一做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综上所述,三则材料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加强了国家大一统;这些做法对当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现了大一统的国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