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识之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 近代有识之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注:补好裂缝,堵住漏洞),偷一时之安,……而仅摭拾(注:收取,采集)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
——摘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摘编自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是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实践的?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同时代湖南籍革命志士“为宪法流血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和孙中山在强国主张上的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李鸿章对近代民主政治认识不足,试图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封建统治;没能使中国富强,戊戌变法失败了。(2)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宋教仁;蔡锷。(3)都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可知,梁启超认为李鸿章对近代民主政治认识不足,试图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梁启超等人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戊戌变法,但是没能使中国富强,戊戌变法失败了。(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可知,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宪法流血第一人”是宋教仁;蔡锷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1915年,蔡锷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因此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和孙中山在强国主张上的共同之处是都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相关试题
安全检查分为综合安全检查、( )等。
(单选题)某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一幢普通标
核潜艇是大国威慑利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
(单选题)经营者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
下列对清政府禁海闭关政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
【填空题】 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
在我国很多政府机关的门口,都能看到“为人民服
二战后,对两极格局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其实也就是一场类似库恩所
取样操作:在配料的过程中,先将取样铲(),然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FCM的含义是()
为预防缩径卡钻,用牙轮钻头钻进的井段,下入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生态环境
基坑开挖前(或支护结构开始施工前),建设单位
建筑平面图一般会采用( )比例绘制